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廣以赤眼卵寄生蜂防治秋行軍蟲等害蟲,開發出無人機GPS定位投放蜂球技術,每公頃只需5至10分鐘即可完成投放,省工省力,經試驗可應用於玉米、甘蔗及高粱產業,花蓮農改場今(21)日發表研發成果,包括寄生蜂球量產技術、GPS定位投放球體裝置製造技術均已完成技轉,技術產業鏈正式成形,有利農民落地應用。
臺灣自40年前即以赤眼蜂屬(Trichogramma spp.)的寄生蜂作農作物害蟲防治,傳統上使用赤眼卵蜂片,以人工用釘書機將蜂片固定玉米等作物葉片,蜂片上的蜂卵約1至2天羽化,即可寄生田間害蟲卵粒,達到防治之效。赤眼卵蜂可寄生玉米螟、秋行軍蟲、甘蔗螟蛾等害蟲卵粒,因此可應用於玉米、甘蔗及高粱產業。
但傳統透過人工釘蜂片費時耗工,每公頃若放置121片,每人需花費1至2小時,花蓮農改場開發新型寄生蜂球,方便拋投田間節省人力。花蓮農改場副研究員林立表示,蜂球以純紙漿材質製成,丟置田間可被土壤分解;依據赤眼卵蜂體型量身訂做,在紙球上以雷射切割出狹縫,讓寄生蜂卵可免於螞蟻、雨水等危害,球體掉落水窪還能維持1周不浸水。新型寄生蜂球111年取得新型專利,「寄生蜂球量產技術」112年已技轉吉田田公司。
花蓮農改場另開發GPS定位蜂球投放裝置,可掛載於不限廠牌無人機,雲端操作平臺自動依據田區面積計算蜂球投放數量、座標位置,以無人機自動投放,每公頃只需5至10分鐘,相比人工提升6倍以上效率。今年4月也技轉擎壤科技公司。
臺南市鹽水區農會去年參與示範計畫,栽培硬質玉米2分地使用新型寄生蜂球,今年持續於2公頃高粱專區投放。農會總幹事邱子軒表示,去年小面積示範慣行田區施藥2次,示範田區則將其中一次施藥改用蜂球,施藥每分地費用500元,相比蜂球每分地約需12顆,每顆100元,但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補助一半,每分地600元,成本相差不多,但蜂球防治效果可達一個月,比用農藥更長。
邱子軒說,使用蜂球確實可減少玉米遭秋行軍蟲危害,對農民健康也更有保障,今年高粱專區因面積只有2公頃,透過人工投放還不會花太多時間,考量以無人機投放蜂球成本較高,可能大面積栽培時才會有導入應用需求。
擎壤科技公司生產農用無人機,技轉「GPS定位投放球體裝置製造技術」後,也提供無人機投放蜂球服務。擎壤執行長陳恆燈表示,蜂球投放服務費用類似無人機施藥,不算農藥費用,無人機施藥費用每公頃約2千至3千元,相關服務以青農、有機栽培業者較有興趣,並曾詢問。他認為,臺灣農業人口老化,靠人力做病蟲害防治,難免有職業災害風險,導入無人機技術是未來趨勢,才有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口從農。
吉田田專員曾鈺芳指出,蜂球經防檢署把關孵化率需7成以上才能上市,目前公司蜂球生產量能每月約3千多顆,孵化率均有9成以上,但受限於生產成本,售價調整空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