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苗捕撈漁季將於11月1日展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推估,包含臺灣、日本、中國、韓國等東亞4國鰻苗漁獲量過去十年年平均45公噸,今年漁獲量「普通偏好一些」、約45至50公噸;鰻苗會一批批隨著洋流來到,預估首批會在11月中下旬來到臺灣,今年最大一批苗況大約12月下旬、冬至來到,「是否豐收就看這一波」。
農業部漁業署開放鰻苗捕撈期間自11月1日起至明年2月28日止,捕撈鰻苗業者應向作業當地區漁會辦理登記,配合於漁撈日誌協助填報捕撈方法、捕撈地點及捕撈數量,並於卸魚申報系統完成申報。
韓玉山指出,去年東亞漁獲量僅得35公噸,今年綜合氣候、洋流等眾多影響因子評估,各項指標顯示可有超出往年年平均45公噸的漁獲量;但東亞4國各國分配漁獲量的變化很大,前兩年臺灣漁獲量不佳,但中國漁獲量則不錯,主因鰻苗跟著洋流走,今年臺灣可捕撈到多少仍要看後續洋流走向而定。
根據漁業署統計,自110至112年近3年臺灣鰻苗漁獲量,分別為1,495公斤、1,850公斤及1,300公斤。
然而,鰻苗未到,颱風先至。颱風康芮預估在10月31日、11月1日兩天最接近臺灣,是否影響鰻苗捕撈,韓玉山指出,鰻苗喜歡淡水,颱風帶來大雨會吸引鰻苗,但因此增加的鰻苗有限,理論上鰻苗會躲在海底,也不會受到暴風圈影響;颱風主要影響漁民捕撈,風災警報時不宜出門,即使颱風遠離,沿海堆積漂流木、垃圾,海水泥沙混濁也會阻礙作業。
漁業署提醒,捕撈鰻苗因在暗夜環境作業,加上冬季天候寒冷、海象不穩定,使岸際捕撈鰻苗作業風險較高。捕撈鰻苗業者除了應遵守相關主管機關公告岸際或海域活動安全相關規定,作業期間務必穿著救生裝備(如救生衣等),並注意天候海象,賺鰻金之餘,更要顧及生命安全。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