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沼棲地、海草床與紅樹林的碳匯潛力高,但暫未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中。圖為紅樹林植物海茄苳的呼吸根。(攝影╱楊為仁)

鹽沼棲地、海草床與紅樹林的碳匯潛力高,但暫未納入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中。圖為紅樹林植物海茄苳的呼吸根。(攝影╱楊為仁)

文╱陳吉仲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博士。曾任農業部長、農委會主委。父母為屏東縣萬丹鄉農民,從小協助父母務農。研究領域包括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農業政策、國際農產貿易等。

前總統蔡英文在2022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宣示,臺灣要在2050年達成碳排淨零;同年7月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框定風電/光電、氫能、前瞻能源、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資源循環零廢棄、自然碳匯、淨零綠生活、綠色金融及公正轉型等12項關鍵策略。

今(2024)年6月總統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委員會,揭示淨零路徑、多元綠能減碳科技、綠色數位雙軸轉型、永續綠生活、公正轉型、綠色永續金融及國土永續調適韌性7大主軸。上述綠能、自然碳匯、資源循環、綠生活、國土永續等減碳方向皆與農業相關,顯示農業部門在淨零目標扮演重要角色。

淨零工作是臺灣未來30年最重要的工作,執行到位與否影響國家未來經濟、產業、農業、民眾生活和永續等各層面。參考各國的淨零路徑圖,無論在能源部門轉為綠能(風力、光電和氫能為主軸)、運輸部門電動化、住宅節能減碳、民眾綠生活,皆有一定的期程設定。而減碳的政策工具,無論碳稅、排放權交易,或是能源技術提昇、研發等,皆如火如荼進行中,臺灣亦是。

無論如何減碳,國家仍會有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因為石化產品或生產、消費活動會有淨排放(net emission),若未來碳捕捉技術能突破且成本在一定水準,假設每年仍有3,000萬到4,0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農業部門有責任和貢獻相對數量的碳匯加以吸存以達到淨零。

根據2024年《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下稱「國家清冊」)的數據,2022年全國排放近2億8,6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若從部門別來看,製造業排放近1億4,69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次是住商約5,680萬公噸,再來是能源部門約3,710萬公噸、運輸部門近3,630萬公噸,農業部門只有約617萬公噸,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的2%。

另外,全國各部門使用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占了全國超過一半,這表示第二階段的能源轉型非常重要,臺灣農業部門在綠能的發展也能扮演一定的角色。本文重點在於說明臺灣農業部門如何協助3,000~4,000萬公噸的碳匯,以達到國家淨零目標。

臺灣竹林約有18萬公頃,也是林業部門增加碳匯的重要來源。(攝影/吳尚鴻)
臺灣竹林約有18萬公頃,也是林業部門增加碳匯的重要來源。(攝影/吳尚鴻)

農業部門藉造林、生產管理技術 2040年可望增千萬公噸碳匯

由於農業部門負責七成五的國土,包括200多萬公頃森林地、80萬公頃農地、養殖漁業到沿近海的海洋,這表示農業部門在森林、土壤及海洋3大部分要貢獻的碳匯大有可為。在2021年農委會(今農業部)由下而上召開27場會議,宣示2040年達到淨零,並擬具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4大主軸,其中增匯就是在2040年透過森林、海洋及土壤再增加1,000萬公噸的碳匯。

臺灣森林面積接近220萬公頃,覆蓋率約60.7%,每年產生自然碳匯或移除二氧化碳近2,190萬公噸,未來可透過增加森林面積,如將閒置近18萬公頃的山坡地新植樹木,或者森林經營管理。若再加上18萬公頃的竹林地之竹材固碳等工作,林業部門要再增加200萬公噸的碳匯不是問題。

透過推廣負碳和固碳等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如有機質材的肥料使用,若每公頃土地可增加0.5公噸的二氧化碳效果,全國1年就超過35萬公噸的二氧化碳在土壤之中。加上目前的海洋、海草等,有機會在2040年增加1,000萬公噸的碳匯。

農業部門自然碳匯產量高 宜全面盤點、加速方法學審查

針對此碳匯的目標,可分成國家清冊重新盤查、碳權與政策誘因和民間參與等方面來說明。

目前國家清冊的自然碳匯約有2,19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森林部門所產生,但是農業部門產生自然碳匯的地方非常多,只是未放入國家清冊的盤查,如200多萬公頃的林地下自然資材覆蓋之碳吸存並未納入,另外188公頃的鹽沼棲地、5,481公頃的海草床、680公頃的紅樹林等,據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林幸助團隊估計,每年共可貢獻35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的碳匯,但這些溼地及紅樹林之固碳亦未納入。

臺灣海草床減碳已經有成熟技術,但方法學仍在審查中。圖為東沙島的海草床。(圖片提供/林幸助)
臺灣海草床減碳已經有成熟技術,但方法學仍在審查中。圖為東沙島的海草床。(圖片提供/林幸助)

農業部可透過學者專家全面性盤點土壤、海洋及森林的自然碳匯方法學和政策獎勵機制。目前農業部在自然碳匯的5個方法學:森林經營、竹林經營、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海草復育及紅樹林植林等正在向環境部申請,但環境部審查速度可以再提升,甚至授權給農業部審查。農業部和環境部如何在方法學加速,有助於讓後續碳匯科學數據更具信任度。

接著,無論透過方法學的農業生產管理(如竹林經營)或直接生產碳匯(如海洋種植海草或維護溼地等),最快方式是以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維持這些自然碳匯,亦即針對每公頃所產生之碳匯以一定碳價給付。最後農業部門要確保這些自然碳匯的盤查數據符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相關規範納入國家清冊。

碳權工具與政策誘因雙軌並進 可獎勵生物多樣性等額外效益

除了國家清冊納入更多自然碳匯,要達成2040年增匯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目標,還需要碳權工具及政策誘因。在進入碳權市場或者政策誘因獎勵前,要先確認幾個工作,包括技術研發、方法學認定、國內碳權申請流程、政策誘因設計4個工作說明。

技術研發可分成兩個層面:技術成熟與研發投入,農業部門許多技術已成熟,如林地或平地新植樹木、海洋海草等,尚待技術研發與投入經費。農業部已獲得國科會提供國家淨零相關研究經費,未來應編列更多研發經費,讓農業部門在碳匯的研究更全面性,此部分的效益一定遠高於研發成本,因為農業部門產生碳匯的同時會產生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等效果。

方法學認定方面,除已通過的新植造林,其中皆在審查中,方法學未通過導致增加的碳匯無法轉成碳權,最後只能用政策誘因獎勵。有關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依照環境部的規定,要取得碳權只有環評承諾與自願減量兩種途徑,無論哪一種方式,每一計畫申請約需新臺幣數百萬元。

新植造林為目前通過的自然碳匯方法學。(攝影/何忠誠)
新植造林為目前通過的自然碳匯方法學。(攝影/何忠誠)

臺灣土地分散且規模小,即使以私有地10公頃為例,每公頃平均可產生10公噸的二氧化碳吸存,用每公噸50美元計算,每公頃碳權收入約新臺幣15,000元,10公頃15萬元,碳權收入遠低於繳交申請費用,交易成本太高。

這不只在森林,在農業產生碳匯後申請碳權皆會面對此問題。因此需具有一定土地規模才考慮申請碳權,而透過農業部或農科院協助申請碳權會較有效率,針對小規模土地的最佳解決方式就是透過政府的政策獎勵或者民間企業的ESG協助。

考量臺灣農業產生碳匯的特殊性,加上產生碳匯同時也增加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生態景觀等功能,這些功能之效益可能比碳的效益高。如新植造林1公頃同時具有碳匯、生態環境及景觀等效果,可在政策上直接給予一筆環境給付,給付的金額可由政府支出或者是民間企業參與。

碳排減量手段兼顧降低生產成本 沼氣發電、大區輪作增加農民收入

農業部門占全國約2%的碳排放量,但仍要朝減量目標前進。農業部門規劃2040年碳排減量50%已超越國家訂定目標,並透過有機農業及友善耕作面積4萬5,000公頃、農機具全面電動化、豬隻排泄物沼氣發電、節能水車獎勵等措施大幅度落實;另外透過產業政策調整,如稻米4選3及大區輪作降低水稻面積4萬公頃,以每公頃水稻溫室氣體排放量2.4公噸計算,等同減少9.6萬公噸溫室氣體,既減碳又增加農民收入。

上述農業生產碳排減量過程中,有些可以降低農漁民成本,如節能水車,有些則增加農民收入,如畜牧排泄物沼氣或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未來朝此方向農業部門才能減碳一半以上,但要特別注意勿因減碳而影響糧食安全。

畜牧場推動沼氣發電,有助於實現減碳目標,更能供豬農用於畜舍設備,甚至售電作為額外收入。(攝影/王士豪)
畜牧場推動沼氣發電,有助於實現減碳目標,更能供豬農用於畜舍設備,甚至售電作為額外收入。(攝影/王士豪)

產官合作提高農民減碳誘因 農業政策納入淨零促成環境永續

未來農業部門產生減碳誘因的最佳方式不是碳權申請,而是透過政府的獎勵機制和民間企業的ESG才更有效率。以宜蘭二期休耕為例,若種植一般的田菁綠肥固碳效果不好,但根據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實際測量,若種植滿江紅,每公頃可減少10~30公噸的碳排,以每公噸50美元計價,1公頃至少可以增加新臺幣15,000元的減碳效益。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發現,種植1公頃滿江紅,可減少10~30公噸的碳排,相當於增加15,000元的減碳效益。(攝影/吳尚鴻)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發現,種植1公頃滿江紅,可減少10~30公噸的碳排,相當於增加15,000元的減碳效益。(攝影/吳尚鴻)

亦即透綠色環境給付措施,只要種植滿江紅農民每公頃給付由新臺幣45,000元增加到60,000元,即達成減碳增匯效果。這表示農業部現行綠色環境給付政策的功能及目標要從進口替代作物、休耕、輪作等方向外,調整納入碳匯產生的給付。

再舉一例,化學肥料是產生二氧化氮的主要來源,加上農民有時候過度使用化學肥料,根據相關研究,大概比作物需要的多出三成。近年因COVID-19、俄烏戰爭導致肥料原物料價格上漲,農業部和台肥1年大概支付新臺幣40億元穩定化學肥料價格,若將此補助逐漸轉往有機質材,一來更可以達到友善有機目標,二來農民減少施用化肥也降低成本,也能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

將穩定化肥價格之補助轉往有機質材,可兼顧友善有機目標,同時減低農民生產成本、減少溫室氣體。圖為雞糞腐熟加工製成的有機肥料。(攝影/王冠傑)
將穩定化肥價格之補助轉往有機質材,可兼顧友善有機目標,同時減低農民生產成本、減少溫室氣體。圖為雞糞腐熟加工製成的有機肥料。(攝影/王冠傑)

另一例子就是碳盤查和碳足跡,臺灣糧食自給率三成多,表示有六成多的農產品來自進口,這些國外農產品的碳足跡遠高於國內農產品。農科院已建立碳盤查認證機構,透過碳盤查及農產品碳足跡標示,將更具減碳效果,又可保護國內農產品,這既是綠生活的典範,也是透過政策執行到位促成農業永續的做法。

當然,透過民間企業的ESG力量會更有效率,包括植樹、溼地保護、有機友善土地的認養等。如今氣候變遷影響愈來愈嚴峻,大家皆不是局外人,農業部門的增匯減排可協助國家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

農傳媒

中華超傳媒

回覆

刪除回覆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關注我們

投票表決

熱門分類

最近評論

  • user 由 許執行長

    內容不正確請修正 會長交接由總會長林淑敏監交,你所拍攝的照片畫數與質感需要更進一步。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包租代管!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成也花園 敗也花園

    qu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