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為國內重要根莖類作物,主要產地分布於屏東、高雄、彰化及雲林等縣市。屏東產區主要位於恆春半島於9~10月育苗,10~11月份種植,翌年3~4月份採收。高雄及中部的彰化、雲林則於7月份育苗,9月份種植,12月份至翌年1月採收。
不論中部或南部地區育苗期均處於颱風及降雨頻繁的季節,傳統的露地土拔苗容易受到天然災害損害,常需重新播種,造成種植期延後、種植成本增加,也常導致當年度栽培面積減少,進而影響價格及產銷供應。
此外,傳統洋蔥移植需倚靠大量勞力進行,但近年農村人口老化,農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種植時間被迫延遲,造成蔥苗品質降低。為解決天然災害及缺工問題,目前已引進自動化移植機械加以解決,惟洋蔥移植機需要優質穴盤苗配合,然洋蔥穴盤育苗技術門檻較高,試驗機關及產業界現正積極開發及調整相關技術。
近年洋蔥育苗技術發展歷程
國內洋蔥栽培採移植方式,須先育苗後再進行移植,為增加土地利用率及預防土壤傳播病害,苗圃必須與本田分開,蔥農通常於本田外設置苗圃或委託育苗農戶育苗。傳統育苗方式於整地、作畦後撒播種子,育苗期間約40~45天,於移植前以人工挖起苗株,同時將蔥苗整理成束,一般稱為「土拔苗」。
如前言所述,育苗期間正值颱風及降雨頻繁的季節,苗圃極易因天然災害受損,尤其是恆春地區。故委託專業苗場移地育苗成為解決此問題的方式之一。目前洋蔥育苗主要利用傳統128格穴盤及仿水稻育苗箱的無穴格的育苗盤進行,兩種育苗盤均以蔬菜專用泥炭土作為介質,以蔬菜自動播種機播種。相關技術在國內已應用多年。
由於洋蔥苗株體積較小且本田栽培密度高(每分地需2萬3,000~2萬5,000株苗),所需蔥苗量較大,為減少育苗所需空間,使用128格穴盤育苗時,每個穴格會播入3~5粒種子。而無穴格育苗盤播種時以自動播種機將種子均勻播入育苗盤中,每盤可育600~650株苗,蔥苗生育較128穴格者整齊且徒長情形較輕微。
兩種育苗盤所需的空間及育苗時間相近,每分地本田需要38~40盤,育苗期間約40~45天,育成的蔥苗需在移植前以人工移出穴盤或育苗盤並將介質移除、整理捆扎成束,作業程序相當耗費人力,但作業速率仍高於土拔苗。與土拔苗相較其優點為可利用床架離地管理減少苗期病害,並可利用簡易防雨設施保護避免颱風、雨害或淹水。另外,土拔苗採收時需挖掘,根部斷裂情形明顯、且傷口較多,造成根部感染機率增加,而育苗盤及穴盤採收時植株根部受損輕微。
配合自動化移植機之穴盤育苗技術建構
目前洋蔥移植作業是以類似水稻插秧方式進行,於浸水田區以人工種植,現行的育苗盤、128格穴盤及土拔苗均為供應人工移植作業的育苗方式。但近年來農業缺工情形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恆春半島鄉鎮,由於地處偏遠,僱工不易,嚴重影響到洋蔥移植作業時程,定植時間常因缺工而延遲達1個月,且工資不斷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為紓緩缺工壓力,近年農業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與農機業者、洋蔥產地農民團體合作引進兩款洋蔥自動移植機替代人工移植作業。
洋蔥自動移植機械作業成功的必要條件是需有健康、品質良好的穴盤苗,此須仰賴育苗技術的建構。國內現行之洋蔥自動移植機由日本引進,移植作業須搭配448格專用穴盤苗以旱式移植,有別於人工種植田區處於浸水狀態。日本農機公司及資材業者針對洋蔥專用穴盤育苗,已開發一系列對應之機械、資材及作業模式,包含自動播種機、剪葉機、專用穴盤、專用介質、切根網、造粒種子及管理標準作業流程(SOP)。由於日本之氣候條件、栽培設施及品種與臺灣不同,除硬體設備及資材可直接沿用之外,各項栽培管理流程仍須針對國內環境及品種作調整。
洋蔥專用穴盤之穴格直徑15.7mm,深度24mm,容積僅約4.6ml,大約是半顆3號乾電池的大小,以穴盤苗生產管理而言是極大的挑戰。現階段作業流程是以自動播種機填充介質及播種,由於洋蔥種子小且表面不規則,機械播種之種子須經造粒處理,目前已有種子公司直接販售造粒種子,播種後之穴盤經3天催芽即可擺放至育苗床,其育苗床是以土壤築畦後,畦面鋪設切根網,再將穴盤放置切根網上。水分及肥料以噴灌供應,蔥苗生育過程中及出苗移植前需要進行剪葉。整體流程經2~3年試驗已大致建立,部分管理作業細節尚待調整優化。
洋蔥穴盤育苗產業發展瓶頸
國內配合自動化生產之洋蔥育苗相關技術已逐步建構完成,但一般專業蔬菜育苗場承接洋蔥育苗業務的意願低落,成為洋蔥自動化育苗發展的最大瓶頸。主要原因為洋蔥育苗時間與裡作蔬菜育苗期重疊,且育苗時間長、可以專業育苗場接單生產意願低,一般專業蔬菜育苗場以生產十字花科、茄科或瓜類蔬菜苗為主,每批育苗時間大約2~4周不等,而洋蔥育苗期長達6周(40~45天)加上育苗所需空間較大,場地及設施周轉率較低,病蟲害及肥培管理相對較困難、所需使用人力成本相對較高。
另外,十字花科、茄科或瓜類使用同一自動化播種設備,只要妥善安排生產排程,設備利用率較高。而洋蔥自動化育苗需配合專用設備及資材,需要額外增加投資,且每年僅秋冬季供苗、使用頻率較低,此也降低業者投入意願。
其次,自動化移植機剛引進國內,作業過程還在調整階段,未大量使用,農民端目前對於自動化機械移植作業尚未普遍接受,加上穴盤苗種苗成本也可能會大幅增加(目前尚無法精確估算)。因此,洋蔥自動化移植機的推廣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推動機械化是缺工問題直接解方
國內農業缺工問題已明顯影響到洋蔥產業的發展,機械化作業的推動是直接而明確的解決方式之一,而穴盤育苗技術的建構是洋蔥機械化的基礎工作。目前國內洋蔥穴盤育苗相關技術的雛型已建立,除試驗單位研究人員的投入之外,也結合農機設備業者、種苗公司、育苗業者及產地農民團體共同合作的成果。期望可儘速解決缺工問題,不僅讓洋蔥產業可以續存並成為具競爭力的蔬菜產業。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