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食飽未」,透露著最溫暖的人情味、臺灣早期的移民生活艱辛,也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問候,更充滿著人與人之間對於「生活無虞」的嚮往、祝福,甚至是心願。
如今的臺灣,在工商發達的帶動下,繁華的經濟生活讓許多人已逐漸實現對於生活無虞的嚮往,甚至將「吃」提升成為某種「價值感」的展現,如:健康、潮流、信仰、生活態度等,所以關於「吃」這件小事,或許就像作家簡媜在《吃朋友》一書所提,「吃,是一種清楚的個人主觀意識的行為,絕非隨便。」
吃,除了是具有個人主觀、主動的意識行為,更排行人生四件事之首,所以特別重要。人們對吃的需求多元,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出健康,但該「如何吃」則全然取決於您如何「選擇」食物所帶來的正或負的結果。
若覺得有點深奧,換個範例說明,臺東縣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主任彭衍芳,人稱「彭校長」,他曾打趣地說,家長最常面臨孩子挑食而頭疼不已,其實最需要接受「調整」的不是孩子,而是身邊最親密的家人朋友,因為孩子飲食習慣、口味,乃至於日常對於食物的接觸,大多都受到身邊親友影響,他更說:「孩子會挑食,或許就只是他『選擇』了喜歡吃的東西而已,這是生物本能,何錯之有?」
再深究彭衍芳分享自我多年來從事休閒農業推動的經驗總歸,他最常聽到孩子挑食的原因,其一為口味不好,代表料理者對於食材的處理與烹煮是否適切;其二則為口感不好,代表料理者對於食材特性的掌握是否清楚。
他再以臺東縣關山鎮為例,每年冬天鎮上會辦理拔蘿蔔比賽,其目的不單只為熱鬧、好玩,更是宣告著蘿蔔產季的到來,雖然現在市面上已能一年四季買到蘿蔔,但天氣愈冷,蘿蔔的甜度愈高,質地愈清脆爽口,所以冬季到初春時節吃蘿蔔,如同日本人所稱的「旬味」才最道地;而鮮甜的蘿蔔除了可直接料理,關山鎮屬客家聚落,懂得保存食物風味的客家人,會將蘿蔔曬乾、醃漬起來成為老蘿蔔乾,不但便於存放,蘿蔔乾更會隨著時間增添風味,更加上每家每戶的製法不同,所產生的口味多變,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好東西,在地人更稱為「黑金」,在冷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呼呼的蘿蔔雞湯,在冬日裡真是一大享受!
聽著彭衍芳的分享,彷彿翻看了某個章節的「食物經典」,原來有這麼多的經典知識,等著喜愛食物的我們去發掘,現代人喜歡享受美食,但若能多一點點對於食物的認識,開始懂得「挑食」,或許就不會產生因為對於食材特性與產季不清楚,又使用了不適切的料理方式,而讓食物的色香味、營養價值等大打折扣的尷尬,也能更加完整地呈現家人朋友以食物表達關愛的深切情感。
在農業與食物間的點點滴滴累積「食力」
我們該如何理解什麼是「選擇正確的食物」的概念呢?其實很簡單,因為食物的知識博大精深,可以從種植的田間管理串聯到家庭飲食的營養學,也可從農作物的生產時序勾勒出民族情感交織的史詩故事,甚至可從民眾對於農業認同而凝聚出永續的國家生產力,上述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在不停止地接觸食物後,將經驗轉換成知識,所累積而成的。對於食物/農業能夠愈了解、愈清晰地進行判斷的「食力」,唯有如此才能逐漸避免食安問題。
當然,食力就如同素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系教授林如萍,為臺灣食農教育重要的推手之一,她曾分享,無論是臺灣或推動食農教育較先進的歐美、日本,仍會因應不同年代、社會風氣、國情,甚至是國人健康狀態而不斷改變,並讓食農教育成為素養導向教學,以知識理解為基礎,才有能力解決問題,並且落實為生活實踐力,將是未來的趨勢。
2023年5月4日我國通過了《食農教育法》,並公告: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等六大推動方針;更以「食農教育三面六項」串接起農業與一般民眾交流的通道,鼓勵公私機關單位、民間組織、農會、社區,甚至個人都能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廣,將食農教育定義為全民都需要學習的生活教育,希望重新喚起民眾能對食物「有感」之外,最終能夠帶動民眾對於農業的認識、選擇、與認同支持我國生產的優良農產品,讓農業永續,提高糧食自給率,穩定國家永續發展。
您的「食力」如何呢?食農教育包含的層面非常廣泛,但仍期盼每個人都應保有對於接觸農業的興趣、農產時序、食物特性、料理技巧、營養學、農產運銷等多元知識基礎,並與自身所經歷或所處在的生活環境、記憶情感與文化等交相呼應,最終會成為每個人專屬的「食物經典」,因為身處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社會的我們,早已受到制式化的商品、城市與農田的距離阻隔、第三方他人驗證、過於便利的購買行為等深刻影響,逐漸地讓我們對食物無感,且不再須經由自我思辯作出選擇,而是透過他人的宣傳與驗證來影響購買,這或許才是食安問題接踵而來的原因。
臺東跨域合作,全民參與食農教育
為推廣食農教育並扶持農村業者發展食農體驗活動,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以下簡稱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臺東大學、臺東縣政府、臺東縣農會及臺東各區域農會跨域合作,配合農村再生政策,近年來積極辦理食農教育培訓工作坊,甚至與縣內的農村業者合作,以臺東地區的特色作物進行食農教育的教案與教具規劃設計,且鎖定對象為「全民」都可參與、「具有意義且流暢」的食農體驗活動為主,增加民眾的食農知識,並跳脫了「食農教育對同學校教育」、「食農教育就必須要進行農事或料理體驗」等框架,而改以概念引導的繪本、情境操作的食遊盒,甚至搭配一場農遊旅行,進行食物與它們的產地巡禮,更加廣泛地讓「全民」都能參與其中。
臺東地區農村物產豐富,除了作為食材,更蘊含在地文化與生活的故事,而這樣的「風土物產」生產與加工過程卻鮮為人知,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輔導梓園碾米工廠(稻米)、痴痴的玩工作室(愛玉)、好時農場(釋迦)、小米學堂(雜糧作物)等業者,規劃設計了4套食農教案與教具。
由梓園碾米工廠所規劃設計的「後山巡米所」食米體驗教具,講述擬人化的主人翁——德德,從都市回到農村後發現稻米與生活原來這麼息息相關,內容包含《德德的種稻二三事》講述稻米生產、田間管理知識,以及大眾都喜愛的米食運用《德德的打粄做糕記》,更特別將民眾對於米糧保存最常見的米蟲進行繪製收錄,Q版可愛的米蟲化身成為《德德的米缸蟲住民》,帶領民眾一同從繪本世界中找答案,讓農業知識變得生活化。
專屬臺灣的驕傲——愛玉與釋迦,對於臺東人來說是最熟悉卻又陌生的作物。臺東分署以「釋迦」為主題,邀請好時農場設計「來趣好時農場挽果子」貼紙明信片,以擬人化的小農夫「黑寶」來闡述一年四季中釋迦園裡會發生的有趣事情,並設計出一系列圖案貼紙,並搭配教學說明,讓參與者能動手貼貼紙就可完成春夏秋冬等不同場景的貼紙畫明信片,且圖案貼紙還可以反覆黏貼使用,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而「愛玉小姐您好嗎?」的愛玉教具,則由關山鎮特色小店——痴愛玉(痴痴的玩工作室),匯集了生活中民眾最常詢問的愛玉100道問題,製作出豐富多彩的解說圖卡,並且搭配愛玉雜誌撰寫紀錄產業發展與人文故事,讓耳熟能詳的「風土物產」再度展現多元風貌。
「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特色農糧教具,則是由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小米學堂與南迴地區的小米生產者等共同完成,我國所生產的優質農糧,是糧食自主生產力的國力保證,不過,隨著工商社會的快節奏、勞動力老化等問題,讓農糧生產率逐年下降,本教具以一組食遊盒呈現,藉由臺灣原住民族的排灣族傳說故事引導民眾進行情境式的食農體驗,來協助文化傳承與特色農業的推動,讓民眾能夠對於國產農糧多點認識與食用,讓我們一口一口把農田吃回來。
我們對於食物的情與熱,如同作家簡媜在《吃朋友》一書所描述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精彩的食物版《史記》,勝敗興衰、愛恨情仇,無不一一紀錄下來,牽動著您每一個味蕾。」深刻地呼應了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產業,食農教育的推動開拓了農業行銷的繽紛多彩面貌,培養國人認識食物、農業、土地乃至環境的第一步,未來我國將以全民力量支持在地農產,由下至上、由上而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