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上到餐桌前的里程可能比你想得更遠,生產面可溯及田間管理之前,加工運銷更有廣而深的鋩鋩角角。(攝影/吳尚鴻)

食物上到餐桌前的里程可能比你想得更遠,生產面可溯及田間管理之前,加工運銷更有廣而深的鋩鋩角角。(攝影/吳尚鴻)

撰文/焦鈞

食物(food)是人類得以存活的重要元素。如果將潔淨的水都算是食物的一部分,每個人沒有理由不去認真學習每一天、每一餐的所吃所喝,從何而來。食物怎麼來是如此重要,因此對於農食供應鏈(agri-food chain)在學術上有其一定嚴格的定義,並不僅僅是「從農場到餐桌」,還包含水、土壤、植物和動物繁殖用材料等投入初級生產的項目,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植物保護用產品、肥料和畜禽水產養殖飼料等使用,這些環節構成所謂的農食供應鏈。在強調對抗地球暖化、企業追求淨零碳排之際,農食供應鏈環節還有用時髦的解釋方式,就是「食物里程(food miles)」。

農食供應鏈可大致分為:生產、收穫、加工、包裝、倉儲、配送至廚房烹調等七個步驟。在農作生產、水產養殖之前,其實還有更關鍵的環節,就是「生產投入」;所謂的生產投入,包括資本與技術的投入,資本就是農漁民決定生產養殖之前必須籌措足夠資金;與消費者比較相關的是,不論農作、水產或畜牧產業,決定採用哪一個品種、管理技術,會影響到後端供應鏈環節。

田間管理之前 投產決策已影響後續環節

以水果為例,國人偏好甜度較高的水果,但甜度高的水果保存期相對較短,因此整個供應鏈流程在生產決定的那一刻,就影響後續的每一個環節的專業知識投入,譬如溫度控制,就能提升果品品質與延長商品銷售生命期,但不同品種的溫控需求就可能有所差異;此外,不同抗病性的品種,對於生產管理過程中的藥物、疫苗使用,會直接影響生產成本以及產品銷售通路的差異化。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意識不斷提升,農產品溯源系統的建立,有必要針對農產品的品種做出更進一步的標示與說明,讓消費者可以更清楚知道餐桌上的食物風味,這些都是食物里程的微小變化,從生產投入的那一刻就已決定。

將食物里程的七大步驟再簡化,就是「生產、加工、銷售」。生產流程的另一個說法,就是田間(養殖、牧場)管理。在決定生產投入之後,就是農民展現專業的時候,包括收成的高低、品質的優劣,都在這個階段定奪。

以蔬果生產為例,短期葉菜類最擔心的就是瞬間急降雨,這時候做好緊急採收或是復耕,都是必要因應措施水果生產則擔心長期的不下雨,或是在開花期遭遇陰雨不斷打掉花苞。這些都是農民在農作生產過程最無法控制的風險,一旦發生沒有設法解決,整個產季就報銷。當氣候等因素影響到農產品的品質,此時農產品的加工環節,就變得更加重要!

田地情形、栽培管理甚至農家資本都影響著農作物的生產。圖為冬季種植油菜花綠肥,於春耕前開始整地的稻田。(攝影/陳大中)
田地情形、栽培管理甚至農家資本都影響著農作物的生產。圖為冬季種植油菜花綠肥,於春耕前開始整地的稻田。(攝影/陳大中)

生產、加工、銷售 農漁畜產品各有專業需求

許多農產加工品是為了「去化」生產過剩,或是將「規格外產品」透過加工手段,提升其產品價值與銷售週期,但農漁畜不同產品的加工需求及標準也有很大差異;在水產與畜產品,譬如魚肉類的屠宰分切、冷凍已屬初步加工範疇,食品加工是極為必要的環節;蔬果由於產品特性之故,有時反而是品質有一定要求的果品,方能作為加工產品的原物料。譬如說,消費者在超商購買到的截切水果,雖然可以挑選外觀賣相較差的果品,但如果甜度不足、或糖酸比不符消費者口味,同樣很難通過通路買家的驗收標準。

農產品銷售環節方面,國內農食供應鏈愈來愈重視所謂的「冷鏈物流(cold chain)」,因此一級農產品不論是否經過加工流程,在進入通路之前必須有包裝、倉儲與配送這三個重要環節,強調冷鏈物流也就是要求農產品在離開田間、魚塭、牧場後,能夠維持「不斷鏈」的溫控控管,「全溫層」滿足不同溫度需求,目的就是希望安全性更有保障,農產品品質更優、賣相維持在最佳狀態。這也是因應現代化通路經營型態的必要手段,相較下過去傳統市場的常溫販售,農產品的供應鏈環節屬於相對「短鏈」,所需要的技術含金量、門檻相對較低,但對於消費者選擇農產品的食安與品質保障,也就相對較低。

新型態的農產品通路型態,強調說故事的行銷手段,這種軟性訴求手法,搭配農政單位力推的產銷履歷溯源系統,更能夠讓消費者選擇到安心食材,這也是現代化社會必須追求的目標。網路電商與宅配快送時代已經到來!

屠宰、切分乃至包裝都是魚肉類進入通路前相當必要的過程,亦屬於「加工」的範疇。(攝影/梁偉樂)
屠宰、切分乃至包裝都是魚肉類進入通路前相當必要的過程,亦屬於「加工」的範疇。(攝影/梁偉樂)
農產加工對生產及消費端均可創造更多價值。以番茄為例,格外品可截切或製作番茄汁,增加產品商業價值、延長保存期,並滿足不同消費需求。(攝影/黃毛)
農產加工對生產及消費端均可創造更多價值。以番茄為例,格外品可截切或製作番茄汁,增加產品商業價值、延長保存期,並滿足不同消費需求。(攝影/黃毛)

疫情改變消費習慣 農食供應鏈跟著快速變化

如果有什麼事情,是近現代史上最快且徹底改變人類集體消費行為的,莫過於COVID-19疫情;因為「封城」等防疫措施,讓大家不能外食,因此讓餐飲外送平臺大爆發。雖然臺灣沒有「封城」,大家只要回想2021年當臺北市萬華區出現疫情破口後,全國進入三級警戒,餐廳禁止內用的那一刻起,整個食物供應鏈的流程,就被徹底改寫。

傳統的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流程,因為COVID-19疫情,多出了一個線上結合線下虛實合一的新通路型態:線上(網路平臺)點餐,線下(實體配送)取貨,這在過去對生鮮食材與熟食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天方夜譚;還記得在疫情最嚴峻時刻,各大線上通路平臺、產地農民團體或農民,都加入了「生鮮蔬果箱」的市場需求,搶食這塊疫情商機大餅。

疫情期間消費行為改變農食供應鏈,除了蔬菜箱,線上訂餐及送餐服務也趁勢而起。(攝影/Elias Ekon Unsplash)
疫情期間消費行為改變農食供應鏈,除了蔬菜箱,線上訂餐及送餐服務也趁勢而起。(攝影/Elias Ekon Unsplash)

但是,再多便利的工具,最終仍要回到商品需求的本質:也是所謂的「剛性需求」是什麼?即使疫情封控期間大家不敢外出採買、不能上館子用餐,但並非每一樣農產品,都有如此強烈的剛性需求――如果用正面表列,熟食不計,依國人的飲食與烹調習慣,大概就是蔬菜、雞蛋、肉品與鮮乳,這四項生鮮農產品的剛性需求最為強烈;再仔細探究,會發現肉品可以較長期冷凍保存,只剩下必須以「生鮮、冷藏或常溫」型態保存的蔬菜、雞蛋與鮮乳,成為疫情期間線上配送的主力。

農食供應鏈型態因為虛實整合的出現,也創造了農業生產的不同可能性;譬如說,從產地就小包裝出貨,不再以整箱整籮筐大包裝為主,因此帶動產地農民團體的經營型態轉變,特別對二代返鄉青農,更容易導入成本經營概念,開始懂得計算耗損、實踐消費者導向的生產模式,這對農食供應鏈的潛移默化效應,仍在持續發酵中。

「吃」是日常避免浪費 美味上桌尊重食物、尊重農業

食物里程的最後一段,就是餐桌。探討這個部分,對當代人而言,最經常忽略的是「對食物珍惜、避免食物的浪費」,餐桌上的美食,因為多數人的輕忽,或是不清楚農民耕作畜養的辛勞,或者,可能歸咎於烹調的失敗,導致食物浪費。關於這一點,在臺灣雖然有極少數的「食物銀行」非營利組織運作,但整體來說國人的「剩食比例」仍偏高,尤其是吃到飽餐廳林立,亦一定程度助長此一歪風。這是農食供應鏈的一大挑戰,如何讓食物里程的最後一哩路,符合現代化國家追求的社會永續精神,有賴國人共同努力與改進。

關於美食上桌,國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系統,就是「地理標示(GI ,geographical indication)」。地理標示系統的建立起源於歐洲,有其獨特的歷史性,法國「香檳」就是最著名的產地地理標示代表,而臺灣也有「池上米」、「麻豆文旦」等取得產地地理標示。地理標示代表產地風土、風味的獨特性與品質,對食物的最後一哩路而言,不僅僅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飲食感受,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呈現,深化對食材的尊重。國內法規目前以商標法中「產地證明標章」及「產地團體商標註冊」作為地理標示方法。

唯有理解從產地到餐桌、從泥巴到嘴巴的整個流程,身為每天必須「吃」的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古人所言「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能夠對食材的消費做出更認真的選擇。

法國「香檳區」生產的氣泡酒才可稱為「香檳」,是地理標示的代表。(攝影/Tristan Gassert ><figcaption class=法國「香檳區」生產的氣泡酒才可稱為「香檳」,是地理標示的代表。(攝影/Tristan Gassert on Unsplash)
「池上米」是臺灣地理標示系統的先驅,經過長期努力,使池上成為臺灣最出名的稻米產地。

農傳媒

中華超傳媒

回覆

刪除回覆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關注我們

投票表決

熱門分類

最近評論

  • user 由 許執行長

    內容不正確請修正 會長交接由總會長林淑敏監交,你所拍攝的照片畫數與質感需要更進一步。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包租代管!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成也花園 敗也花園

    qu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