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焦鈞
作者簡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曾任媒體記者、國會助理、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台灣肥料公司、雜糧發展基金會等單位。著有《水果政治學》、《走出島國農業困境》。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農產品」包括超市或傳統市場販售的生鮮蔬果、雞鴨魚肉、蛋、奶,以及農產加工品,甚至花卉;農產品自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歷經生產、處理、銷售等環節,此過程也形塑出農產品的「價格」。在萬物齊漲的年代,消費群眾對食物價格尤其有感,畢竟食物是剛需,滿足我們的一日三餐。想要判斷漲得有沒有道理,我們對於食物「價格」的形成,就不可不知。
農產品批發市場 價格形成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臺灣農產品價格的「形成過程」,隨著生產端受到極端氣候影響、農產品通路型態轉變、市場端消費行為改變,以及難以預料的「人為不當介入」因素使然,使農產品價格經常出現「違反常理」的變動。
農產品價格的形成機制與市場其他商品的差異,就是價格形成的平臺「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非臺灣所創,但批發市場做為農產品市場價格形成的平臺機制(infrastructure),是理解農產品價格形成的重要切入點。
探討農產品價格如何形成之前,先說明農產品批發市場概況。目前國內計有蔬果、家畜、家禽、魚產與花卉等不同型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又可依地理位置區分為「產地批發市場」與「消費地批發市場」。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母法是《農產品市場交易法》,其子法是《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辦法》,法令明確規範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組成與規範。農產品批發市場依法屬「公用事業、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農產品交易採拍賣、議價、標價或投標等方式;生鮮蔬果的批發價格,就是採取上述方式形成。
以臺北市果菜批發市場為例,超過九成的生鮮蔬果以「公開競價」,也就是拍賣決定價格,迄今仍是較公開透明的價格形成機制。不過,隨著市場型態的改變,特別是連鎖超商(CVS)、超市(super market)與大賣場(shoppingmall)的興起,農產品的價格機制也出現變化。
超市賣場通路出現 衝擊既有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因傳統市場沒落,連帶影響生鮮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量,導致批發市場每日價格形成的「話語權」與「指標性」,影響力逐漸下降。
以臺北市兩個果菜批發市場為例,過去平均每日蔬菜交易量,蔬菜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水果約占四分之一,占比之大,其價格形成有絕對的參考性,因此成為全臺各個通路的價格參考指標。如今,超市、賣場通路如雨後春筍,導致產品交易型態改變,超市直接向產地農民、農會或合作社採購,造成批發市場交易量停滯甚至萎縮。
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仰賴兩個運作體系支撐:「分級包裝」與「共同運銷」。所謂分級包裝,是農民生產者依據官方頒訂的作業標準,將農產品依據大小、重量、品質(甜度、酸度、口感等)為依據,採「特、優、良」三級制包裝。蔬果送達批發市場後,由拍賣員做核定,最終形成蔬果「上、中、下」三個級別的批發價格。
三級批發價格形成,等同產品價格策略的「錨定效應」;不論貿易商、通路採購、傳統市場攤商,都會據批發市場三級價格,來決定自己心中的「採購價」與「販售價」。愈來愈多通路對於農產品市場價格,已朝向「產品附加價值」訂價,不再依循「公斤買、臺斤賣」的規則。
隨著超市店家數攀升,愈來愈多通路商懂得和農民簽定長期「契約生產」合約,確保自己商品價格的穩定性,「產地直購」已為趨勢。超市採購繞過批發市場,造成批發市場經營危機,大型連鎖超市體系的「強大購買力」,已自行形成一套「價格機制」,漸漸與批發市場價格脫鉤。影響所及,「傳統市場-批發市場」的供應鏈關係,更面臨農產品冷鏈系統(cold chain system)的挑戰。
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 帶動生鮮農產品高附加價值
消費型態改變,讓大型連鎖超市與大賣場形成寡占;冷鏈系統的建立,更加速催化農產品價格的形成,從批發市場向超市通路傾斜。
政府農政單位意識到消費型態的改變,還包含對食品安全(food safety)的關注,傳統市場常溫販售,無法確保生鮮農產品品質,若保鮮期太短、賣相變差,也會影響價格。相關單位自3年前開始,大規模輔導、補助農民生產者、農企業建立冷鏈系統,大大提升了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穩定性,使生鮮農產品價格得已向高附加價值的價值鏈(value chain)移動,這對整個農業食物體系(agri-food system)絕對是正面助益。
從生產端、加工端到物流端建立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系統,最後一哩路就是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農政單位也刻於臺北市第二果菜批發市場試點運營。民間的部分,由超市體系與物流體系「強強結合」,配合政策推動,大幅推進連鎖超市系統在生鮮農產品配送的效率,也讓消費者得以享受更多元、品質更穩定的蔬果魚肉產品。
冷鏈系統「點對點(point to point)」恆溫對接,維持農產品全程最適均溫,延長保鮮期、確保食品安全性,大幅提升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也造就為數不少的「大型農企業」;大型農企業兼具物流與加工的角色,甚至有直營農場、契約農民,具規模的農產品生鮮物流中心,已堪比一個小型現代化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生鮮冷鏈物流中心的出現,對農產品的價格形成,已漸往「分散式」方向位移,取代批發市場定價於一尊。
超市上架農產品價格的形成,依據上述冷鏈系統供應鏈的物流成本,加上採購、管銷、包材與耗損等成本,末端售價雖較傳統市場為高,但就農政單位立場,連鎖超市有「快速吞吐」的功能,可在短期內去化生產過剩農產品,扮演不同於傳統批發市場的「價格調節」功能。
農產品價格的非常態性現象 批發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失效
媒體與社會大眾關注的農產品「非常態性」價格,又是怎麼一回事?以最常出現的高麗菜為例,這個被稱之為「菜母」的大宗蔬菜,不僅因為它是國人餐桌上的常備品,從火鍋用料到臺式泡菜,都可見它的身影之外,更重要是高麗菜具備「耐儲存性」,冷庫保存條件良好,可冰存至少3個月。高麗菜耐儲放、使用量大的特性,使蔬菜盤商將高麗菜以「期貨商品」概念操作,「與天氣、消費者需求量對賭」,導致批發市場價格調控功能失靈。
雞蛋,則是另一個特殊案例!
雞蛋在臺灣迄今仍維持「盤商定價」模式。原因是雞蛋從生產到儲運,有其高風險性與特殊性,在「盒裝蛋」沒有出現之前,雞蛋產銷採「箱籃」運輸,沒有辦法採行標準化包裝,也就無法建立客觀的「評選分級」制度,使得雞蛋更容易進入批發市場機制運作,形成價格。
面對農產品的價格「市場失靈」,之前可以稱之「批發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失效,如今通路多元化、消費型態改變,批發市場不再「壟斷價格形成」。但是,影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還有「媒體效應」。特別是颱風警報發布前,新聞大肆報導造成消費者恐慌,非理性的預期心理因素催使下,囤貨式的採購更加劇了供需失衡、價格短期飆漲。農政單位每每苦口婆心呼籲,但沒有一次能遏止搶購;最終,市場價格還是只能回到「上帝的手」來調節:量少價揚、消費收手;供給增加、價格回穩的循環。社會大眾與政府農政單位要有共識,能夠接受農產品價格在一定區間範圍內短期波動。如此,才能達到消費者與農民生產者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