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本報記者翻攝)

臺東縣關山國小傳出學前特殊教育班教師疑似長期對學童實施不當管教,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監察院日前主動立案調查顯示,多名特教生疑似遭受身體及心理虐待,且校方於家長調閱監視器畫面時,未能提供關鍵影像,涉有隱匿之嫌。專家指出,此事件凸顯出現行特殊教育監督與行政通報體系的嚴重斷裂,亟需從制度面進行徹底檢討與改革。

台灣英寶 ENBON LED顯示屏 字幕機

臺東縣政府教育處16日表示,已召開家長座談會說明調查進度與後續因應措施,並成立由職能、物理、語言治療師與心理師組成的跨專業團隊,針對受影響學生進行全面身心評估,後續將提供6至8個月的專業療程介入。然而,部分家長指出,涉案教師在事件揭發前長時間未被調離現場,相關通報亦延宕至事件發生多日後才正式啟動,質疑學校與主管機關有包庇之嫌。


(圖/ 翻攝自flickr@gibfel)

根據監察院紀惠容、葉大華兩位監委指出,臺東縣教育處雖於1月9日接獲通報,卻遲至1月20日才成立調查小組,顯見處置不夠及時。而家長於2月27日才取得部分監視器畫面,明顯有延遲或過濾資訊之虞。監委進一步表示,將全面釐清台東縣政府與學校是否依規調查、通報是否完善、權責機關是否盡到監督職責。

教育政策研究者、前中小學校長江敬德分析指出,特教班學生因身心障礙特質,對環境與人際互動極為敏感,若監督與通報機制失靈,極易導致長期侵害無從揭露。他建議地方政府應建立定期觀察與匿名通報雙軌制度,並加強教師情緒管理與特教倫理訓練,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圖/ 翻攝自flickr@gibfel)

目前,臺東縣政府已表示,將於4月30日召開認定委員會議,並在5月14日前對家長公布調查結果。針對制度面改革,教育處提出多項初步措施,包括監視器畫面定期檢視制度、調閱申請機制透明化,以及整合醫療與社工資源網絡,並提供家長法律諮詢協助。

儘管縣府承諾不護短、依法究責,外界仍普遍關切最終調查是否足以釐清責任歸屬與制度缺口。專家強調,唯有落實問責與制度重整,並廣納民間監督力量,才能真正守護最弱勢孩子的受教權與安全。

求才令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

回覆

刪除回覆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關注我們

投票表決

熱門分類

最近評論

  • user 由 Anonymous

    ...沒有官商勾結...沒有中飽私囊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包租代管!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成也花園 敗也花園

    qu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