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蔬菜箱來了嗎?」武漢肺炎三級警戒再延長,全民防疫避免群聚風險,透過網路採買生活物資,訂單突然一下子暴增,產地的農民阿公、阿嬤全力趕工採收、包裝,物流也投入大量資源,全力配合出貨。疫情改變了生活模式,面對未來後疫情時代,農產品消費模式將改變,從疫情中學習建構自己有彈性的韌性農業。
近日由於臺灣Covid-19疫情升溫,各公私部門居家上班比例大幅增加的狀況下,許多消費者為了避免外出購物群聚的風險,紛紛開始向各大平台、農民團體訂購蔬果箱以做為長期抗戰之因應措施。接踵而來的許多現象是,各業者關於蔬菜箱的銷售業績在短時間內暴增,但許多消費者卻開始焦慮訂不到菜或無法於預想的時間內收到貨品。
蔬菜箱的爆紅,對我來說是一個見微知著的現象,這種消費型態在臺灣並不是一個多新穎的玩意,但過去卻鮮少有什麼成功的案例可言,無論多大多小的經營規模都是類似的情形,甚至有些熟識的業者朋友會說:「作蔬菜箱單純就是服務,不可能賺錢。」因此,當過去多數業者並未將此類商品設定為一個長期經營、精進的服務品項,短期內因為疫情升溫所帶起的買氣,勢必將面對許多制度層面的挑戰,包括菜源的多元豐富與否、對消費者烹調習慣的掌握,甚至為了降低防疫群聚風險所致的人力短缺…等,這些現實面的限制,當讓許多業者卯足全力,也難以在短時間消化掉突然暴增的訂單。
這樣的現象,讓我回想起去年疫情初期寫過的《是衝擊還是轉機?疫情下福禍相倚的農業思考》這篇文章。疫情對我們的啟示很多,怎麼做好應付危機來臨時的超前部署說來簡單,但對於久習於平穩生活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容易。比方說,在一個多月前你要鼓勵業者或消費者布局蔬菜箱的經營及消費,多數會被打槍收場吧!這背後真正的問題是,在承平時期臺灣社會對於農產消費的途徑太過方便,幾乎在每個社區裡隨便列舉都可以細數出好幾種「能買到菜」的方式,因此對大多數家庭來說,蔬菜箱的消費既沒有食材選擇的彈性,價格上由於疊加冷藏運費也缺乏競爭力。長年累積關於農產購物場域的習慣,也可以反應出當這一波疫情升溫的初期,許多賣場立刻被擠爆,甚至成為病毒散播的熱點。
整體言之,疫情對吾人生活所帶來的衝擊因為三級警戒的施行日益有感,儘管理性觀之種種不便終有恢復平靜的一天,但頻仍出現的風險課題,則呼應晚近媒體於評論未來世界局勢時所使用的關鍵字–新常態(The New Normal)。這個概念被用以描述、呼籲各界對於後疫情時期(post Covid-19 era)運作制度的再思考,當我們再也回不去沒有Covid-19病毒的世界,當我們得與這些過去被人們視為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異常狀態共處時,即使將來回復正軌的生活運作,在許多細節上也該隨之有所調整。
於我而言,在最近發生的種種狀態下,我會建議我的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嘗試規劃、建立屬於你自己關於農產品、食材的替代途徑吧!也許是開始關心餐桌上食物的來源、生產者是誰?也許是響應如社群支持型農業(CSA)的倡議,給予特定農民長期的支持,而不再僅是將所有的農產消費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些都能夠是成為逐步強化這個社會因應突發狀況韌性的有效作法,也是保護這些讓我們生活能夠勉強正常運作的生產者們走下去、別退場的方式。畢竟,唯有產消、城鄉各方成為彼此依靠、形成支持系統,我們才可以順利打完這場防疫的戰爭!
中華超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