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韓聯社)
南韓餐飲產業正面臨歷來最嚴峻的挑戰。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一般餐廳倒閉率攀升至10.4%,創下2005年信用卡危機以來新高,咖啡廳與小吃類餐飲場所的倒閉率則更高達17.3%。這是自2008年以來,南韓首度出現關門餐廳數量超過新開業者的情況,顯示餐飲產業的結構性危機已全面浮現。
熊詠鑫冷氣
觀察區域數據,首都圈與中南部都會區為重災區。其中,世宗市以14.6%的倒閉率居全國之冠,首爾(13.0%)、仁川(11.6%)、大田(11.3%)及京畿道(10.8%)亦高於全國平均。業界指出,世宗市受房地產泡沫崩盤波及嚴重,2020年住宅價格一度暴漲42.3%,隨後持續下跌,導致商業空置率飆升至23.2%,進一步拖累區域餐飲業表現。
首爾作為南韓經濟與文化重心,亦未能倖免。2024年,首都地區關閉餐廳達16,255家,淨減餐廳數量為1,418家,占全國倒閉總量的34.3%。該市人口持續外流,也加劇了內需市場的壓力。
求才令
相較之下,以觀光為主要經濟動力的濟州島與江原道,仍維持較高的餐廳密度,分別為每萬人233.5家與206.4家。儘管江原地區倒閉率由2021年的6.8%升至2023年的9.8%,仍低於全國平均;濟州則保持在7.0%。濟州與忠清南道是唯一餐廳家數仍呈正成長的行政區,展現一定韌性。
(圖/ 韓聯社)
營運成本飆升被認為是造成倒閉潮的主因之一。根據南韓食品服務產業研究院統計,2022年餐飲業平均營業利潤率已降至11.6%,較2019年下降超過三個百分點。其中原物料成本占比高達42.4%,加上2023年食品通膨率達6.0%,2024年農產品價格再增10.4%,業者經營壓力持續上升。
在成本轉嫁策略上,多數餐廳選擇調漲菜單價格,但成效有限。消費者受高利率與實質所得減少影響,外食頻率下降,反而進一步打擊營收。餐飲市場開始出現「從眾消費」與「高CP值取向」雙重趨勢:吃到飽、自助餐、平價套餐受到歡迎,家庭式料理包與便利超商食品銷量攀升。
(圖/ 韓聯社)
此外,低卡、低糖、純素等健康飲食意識興起,也促使業者調整菜單內容。雖然大型連鎖品牌能快速導入生酮、植物基等選項,小型獨立餐廳在人力與成本限制下難以跟進。
另一個重要趨勢是「贏者通吃」的市場結構轉變。大型餐飲企業透過AI客戶分析、自動化廚房設備、精準行銷策略擴張市占,小型業者因資源不足被迫退出市場。新開設的餐廳多屬科技導向或連鎖體系,傳統獨立店家日益邊緣化。
(圖/ 韓聯社)
展望2025年,韓國銀行與韓國開發研究院(KDI)均已下修經濟成長預測至1.6%,餐飲產業恐將面臨更長期的調整期。業界普遍認為,唯有導入數位工具、擁抱自動化技術與精準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業者,才能在未來高度競爭市場中生存。
分析指出,未來的南韓餐飲產業將更強調永續經營、健康導向與科技整合。從食材來源、餐點設計到顧客互動,所有流程都必須效率化與數據化,傳統經營模式若無法及時轉型,恐難以因應接下來的結構性轉變。
業界專家直言,南韓餐飲業正處在分水嶺之上,黃金成長期已結束,一場關於效率、適應力與創新的競賽正式展開。
中華超傳媒
(文/ 黃俊憲)
回覆
刪除回覆投票表決
最新消息
獲取最新新聞
訂閱我們的新聞,以獲取最新新聞和獨家更新。
最近評論
-
由 Anonymous
...沒有官商勾結...沒有中飽私囊
-
由 Anonymous
包租代管!
-
由 Anonymous
成也花園 敗也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