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時代謠言滿天飛,手機偶而冒出「紫甘藷是基改的、基改食品吃了會成為基改人」等謬論,干擾消費者的認知;不過,縱然那是謠言,也不能就說基改食品是安全的。
相反的,媒體上也會看到學者講基改食品安全無虞,但其中有些與學術發現不符;若干基改食品很安全的言論不實,還是不能說基改食品一定不安全。一切都要看證據。
第一代基因轉殖食品 安全審核仍有疑慮
先來談第一代的基改產品,那是基因轉殖技術做出來的。雖然說「基改食品安不安全」不能一概而論,但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來談,即有沒有經過政府審核。
一、沒通過政府審核,不允許上市的基改產品是否安全?
正確地講,沒經過政府核准的基改產品,可能有,也可能沒有問題。未能上市的產品,至少有兩例指出其健康風險。
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1996 年就登出一篇論文,指出某個基改黃豆會讓人體皮膚過敏。澳洲政府經十年的研發,花費七千多萬元得到殺蟲基改豌豆,但該豌豆會使老鼠產生肺部過敏反應。
澳洲這個研究是把花豆的基因轉入豌豆中。花豆因為含有特殊的蛋白質,即澱粉酶抑制素,害蟲吃了會死掉,因此花豆蟲害較少。豌豆蟲害嚴重,因此科學家找出花豆製造澱粉酶抑制素的基因,轉殖到豌豆,做出也可以殺蟲的基改豌豆。
老鼠吃花豆與一般豌豆都沒問題,吃了殺蟲基改豌豆就出事,這是因為同一個基因,在兩種豆類所表現出來的蛋白質並不完全相同,花豆的澱粉酶抑制素對老鼠無害,基改豌豆者卻有健康風險。
這很清楚地顯示,基改研發可能會出現意料外的後果,因此每個基改產品要上市前,都應該進行風險評估試驗。
二、政府審過允許上市的基改產品,已確保安全嗎?
經過政府審核,把有健康風險的過濾掉,認為是安全才允許上市。那麼上市的基改產品,就一定安全嗎?
很多人是會這樣認為,但消費者最好還是略帶保留,原因很簡單,各國政府都是根據研發者提供的評估報告進行審核,那些評估研究的設計有其限度,我們當然要小心為上。
例如,某些細菌含有毒蛋白,害蟲吃了會死掉。基改公司把細菌內製造毒蛋白的基因找出來,轉殖給玉米,推出了可殺蟲的基改玉米。
這類基改玉米的風險評估主要是在檢討基改玉米的殺蟲毒蛋白會不會引發過敏,不過研發者為了方便省錢,通常不直接抽取基改玉米的殺蟲毒蛋白,而是培養細菌取得殺蟲蛋白,再摻入飼料中給老鼠吃。
然而,從前面豌豆的例子,馬上就可以瞭解,雖然基因相同,但在細菌製造出來的殺蟲蛋白可能會與基改玉米者不太一樣。不過玉米的毒蛋白卻沒有進行試驗,那麼,所謂政府審查認為基改玉米安全,其實是間接的,可能安全,但也有可能會引發過敏。沒人知道,120多種上市殺蟲基改玉米中,到底有沒有哪些還是具有導致過敏的風險。
此外,若干基因轉殖的基改作物是透過RNA干擾術來關掉自己的基因,例如切了不會變褐色的蘋果、高溫烤過不會形成丙烯醯胺的馬鈴薯。這類基改產品並沒有產生外來的蛋白質,所以美國政府很快地就允許上市。
但是替公司研發基改馬鈴薯的Caius Rommens博士後來出版《潘朵拉的馬鈴薯:最糟糕的基改作物》一書,指出其基改馬鈴薯含有一些可能對健康不好的化合物,這些多出來的化合物,是進行基改前所沒有的,但因為不是蛋白質,不列入制式的風險評估程序,美國政府也就放行允許上市了。
此外,採用RNA干擾術的基改作物還會含有許多作物前所沒有的雙股RNA,這到底有沒有健康風險,也是未知數。澳洲科學家用此技術來做出號稱「低升糖指數」的小麥,但遺傳工程學者就警告,由於缺乏研究,吃下該基改小麥的雙股RNA 是有風險的,可能導致肝醣製造功能受損,其風險對兒童更大;幸好該基改小麥並未上市。
再者,政府所要求的評估試驗,通常一個月就結束,不會超過三個月。但是有論文指出,餵食動物的試驗若超過一年,各種內臟器官都會有問題,連腫瘤出現的機率都較高。可惜該論文宜受到跨國公司打壓,被期刊撤銷,後來原文再登在另一期刊。
有人會問,通過政府的安全審核,為何基改食品在上市時,法律仍要求標示?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安全審核仍有其不足的地方,必須要讓在意的,不想購買基改產品的消費者能所選擇。
其實不少消費者拒吃基改食品,除了可能的健康風險,另一個原因是基於人道理由,想抗議農民受到基改作物的傷害。這並非危言聳聽,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的通諭中就清楚地指出,許多地區在引入基改作物後,讓農業生產集中於少數人之手,多數的小農逐漸消失,他們失去耕地,無法繼續務農,被迫搬入都市簡陋居所,當臨時工辛苦過活。
第二代基因編輯食品 也應標示讓人評估
前述透過「基因轉殖」所推出來的第一代基改作物,目前種植國家僅29 國,前六大國,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就佔了面積的90.8%;反之,超過160 個國家,包括我國都沒在種植,政府明令禁種的國家則有30 個,許多國家也都有審核與上市標示的規範。
基改公司與研發者對於他們的產品受到這樣的限制,深表不滿,因此在第二代基改技術推出來時,就想擺脫基因改造的形象,極力遊說政府與消費者,希望不要加以管理。
這第二代技術就是基因編輯,我們可以簡稱第一代基改是「基轉基改」,第二代是「基編基改」。不過要記得,二代基改雖然簡稱基因編輯,實際上在操作的過程是先做基因轉殖,然後才進行基因編輯。
第一代的「基轉基改」是將若干外來基因組合起來,透過基因槍等轉殖技術,鑲入細胞核的DNA,讓基改作物可以產生外來的蛋白質(或雙股RNA),來表現出新特性。我們吃了第一代基改產品,就會吞下含有這些外來的蛋白質或雙股RNA。
第二代的「基編基改」也是先透過基因轉殖技術,把外來基因組合鑲入細胞核DNA上,讓基改作物可以產生外來的蛋白質與特殊的mRNA,這個蛋白質與mRNA 只是編輯工具,會去找DNA上面特定基因,加以剪斷。作物細胞DNA被剪斷後,細胞本身會自行把剪斷的DNA 黏接起來,黏接完成就是基因編輯完成的時候,此時,剪斷再黏接的基因至少短缺了一個基因密碼,因此就無法作用。
事情還沒有結束。由於轉殖階段鑲進去DNA的基因只是編輯工具,編輯工作結束後,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研發者進一步透過傳統育種,把編輯工具給淘汰掉,才算完工。「理論上」基編基作物有了新特性,但外來的基因就不見了。
基改公司與研發者希望基編產品不要列管,主要的說詞是:基因編輯很精準,只改變一個基因密碼,與傳統育種無異,沒有外來的基因/蛋白質,也不會動到其他非目標基因,因此並無健康風險,不需要列入基因改造產品來做管理,也就是不需審核就可上市,上市時不需標示為基改。
然而這樣的說詞似是而非。
基因編輯技術仍有不少意外案例
製造「基編基改」產品的基因轉殖與基因編輯兩個階段都很容易產生意料外的改變,沒經過嚴謹的審核,是否安全就很難講了。
很多科學論文都指出基因編輯出現不少的意料外結果,並非精準,最著名的就是無角乳牛。
美國基改公司Recombinetics在2016 年採用基因編輯技術,把荷蘭乳牛長出角的基因加以破壞,培養出無角牛,號稱沒有外來基因。
但是美國食藥署在2019年發現該無角牛居然帶了三個細菌的基因,可以讓抗生素失效。這三個外來基因是在基因轉殖階段鑲進去荷蘭牛細胞DNA 的,照道理進行基因編輯之後就會拿掉,事實證明並沒拿乾淨。這樣的基編基改牛能夠不先審核其健康風險嗎?
然而近幾年的科學論文中,學者一再發現基因編輯仍然不精準。目標基因是處理到了,但不少非目標基因也都會改變,有時連目標基因的編輯有時也會出錯,而導致編輯的結果與研發者的目的不一樣,例如產生不一樣的蛋白質等。
此外,科學家對於細胞整個基因組調節運作的細節還不很清楚,改變一個基因,難保不會牽動其他基因的運作,而導致生物體內產生預料外的變化。
預料外的變化真的會出現嗎?再用前面無角牛的案例來說,基因編輯的目的在於讓牛角長不出來,牛角真的沒長出來,然而原本單睫毛的牛,卻變成雙睫毛,就是說,基因編輯的目標是牛角,不知為什麼,連長睫毛的基因也給改變了。
基編基改產品除了目標上的改變,到底還會有多少預料外變化,這些意料外的變化對於人體健康、甚至於生態環境會有怎樣的影響,能夠不先加以瞭解嗎?
基因轉殖、基因編輯產品 都需審核與標示
與第一代的轉殖基改一樣,或許有些基因編輯產品安全無虞,但有些也可能具健康或者環境風險。
鑒於基編技術的意料外改變那麼頻繁,沒有事先驗證,就無法確定是否安全,因此上市前仍需要向政府申請審核,政府應採用嚴謹的程序來判斷,認為安全才能核准上市,上市後也需要清楚的標示為基因改造,不宜有例外。
其實,不論是第一代的基因轉殖,或是第二代的基因編輯(基因轉殖+基因編輯),都沒有脫離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中基因改造的定義,依法,基因編輯產品仍然需要事先審核,上市標示,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能夠自己決定買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