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地滅失存亡之秋!「農舍、住宅、疑似工廠、商場或餐廳、殯葬設施、宗教寺廟、土石採取或堆置等」,這些都是農業部盤點農地被占據做非農使用現況。臺灣有360萬公頃土地,占了四分之三面積的非都市土地,學者批評這些土地空間管理失序,最嚴重的就是農業地區。
民國104年立法通過《國土計畫法》,以計畫引導國土空間發展,將非都市土地劃設四大功能分區,包括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和城鄉發展地區,希望以國土憲法的層級,重新規劃適區發展。然而上路後卻波折不斷,縣市政府功能分區劃設延宕中,更引發中央地方大戰,農業縣市砲打中央,農民和地主皆恐慌。縣市政府劃設成果陳情案,以農業發展地區最多約占一半。「農1和農2差在哪?」「沒水源的地方劃做農1,農民欲按怎?」「蓋農舍變得更難。」「裁罰更重,空拍監測違法……」「以後會有更多山坡地農業?」
農地成為翻身的夢想飛地?還是世代都死守的一畝良田?面臨國土計畫明年全面施行在即,縣市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的角力浮上檯面,各縣市不斷挖走農業土地甚至包括優良農田,一點一滴被改劃到城鄉發展地區,國土計畫下的農地再次遭受搶地的威脅。除了面對農地失流,農村生活的困境及對發展的煩惱、企盼,也都接踵爆發。
有土斯有農,農地要農用。《國土計畫法》立法目的,希望在氣候變遷加劇下,能拯救破碎及脆弱的國土,維持農土面積是最好的解方之一,在《區域計畫法》與《國土計畫法》轉軌之際,城中有鄉,市旁有農,本是適地規劃的初衷,被非農業使用包圍、或脫離農業用途的農土飛地卻是最壞結果,期盼農業發展地區能守住,捍衛臺灣的優良農地。
【農土飛地】國土計畫法下臺灣農地滅失存亡大戰 系列報導
- 國土法劃設五大爭議 10萬公頃農地流失 城鄉發展土地爆增
- 沒有農水可以劃「農1」嗎? 古坑鄉棋盤村長訴求:水給我送起來
- 屏東4萬公頃良田不劃「農1」 青農:不是不同意,而是不清楚農發區未來發展
- 桃園米倉—新屋爭取劃設「農2」國土法還沒落地 土地交易量去年起萎縮
- 拉拉山水蜜桃產區坡地農業劃入「農3」 國土保育、農業發展孰輕?孰重?
- 「使用地」編定大幅變革 國土如何接軌?學者憂容許使用過度彈性造成農地流失
- 為國土法上路催油門 「鄉村整體規劃」下會期修法入國土法
- 國土計畫常見八大QA
採訪/游昇俯、陳大中、余麗姿
攝影/吳尚鴻
美術設計/陳怡蒨
圖表設計/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
網頁製作/李家榮
監製/余麗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