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群山之島,山地高麗菜、水蜜桃等蔬果,受暖化影響近年往更高山遷徙種植,衝擊水土保持。平地農業在面臨極端氣候下,為保證短期收穫,加重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造成土地和環境嚴重負荷。

面對農業逆境,需要有與自然更和諧共處的農業方法,否則地球不會毀滅,農地卻先毀壞,尤其周遭自然環境更為脆弱的山區農業。臺灣約有30萬公頃坡地農業急待轉型,失去地力的平地農田,也需要拯救土壤與耕作環境。

「田裡有樹」在農業走向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今天,早已不那麼理所當然,但農業與樹共生,不是神話傳說裡的智慧,而是既有歷史傳承,也具科學知識與技術的方法,這就是混農林業。「兩個農作物中間,種一株豆科樹木」,除了樹木的碳封存功能,還能固氮補充田地養分。

我們要今天的生活,也要未來的生存。國際間花了 30年時間重新檢討現今農業、林業的距離,臺灣終於即將起步改善坡地農業。農作與植樹,做好短、中、長期搭配,風頭水尾也能有好收成;唯有調適氣候、多樣性的永續生產,才可能應對不同危機:農林本是共生,林存農本,豐饒扎根。

  • 監製/梁鴻彬、余麗姿
  • 作者/葉小慧、游昇俯
  • 編輯/陳大中
  • 封面攝影/吳尚鴻
  • 農傳媒

    中華超傳媒

回覆

刪除回覆

您的Email不會被公開。

關注我們

投票表決

熱門分類

最近評論

  • user 由 許執行長

    內容不正確請修正 會長交接由總會長林淑敏監交,你所拍攝的照片畫數與質感需要更進一步。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包租代管!

    quoto
  • user 由 Anonymous

    成也花園 敗也花園

    quoto